
近来配资股票推荐,区委社会工作部以“社区邻里节”为载体,统筹推进“两社三中心”建设,积极推动“陌邻”变“睦邻”,用实实在在的活动检验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和社区运营成效。
01
从“找人凑节目”到“居民抢C位”

(图为桥头社区举办邻里节活动)
“没场地、没演员、没节目”是过去组织文艺汇演经常出现的窘境,居民坐在台下也只是安静当看客,参与感弱、组织成本高。如今,这种场景已转变为居民争相报名登台的热闹情景。如北江社区利用闲置用地搭起“初心大舞台”,大塘社区打造“城市客厅”邻里综合体,让阵地真正活起来;桥头社区依托舞台孵化出“桥乐合唱队”“明富昌太极队”等一支支达人队伍,把排练、展演与议事协商同步推进。
社区党委通过“建阵地、育达人、出节目”,把文化舞台升级为治理平台,盘活闲置资源,把“观众”变成“主角”,再把“主角”培育成“治理达人”,营造人人参与社区治理的浓厚氛围,既激活居民自治动能,又提升基层组织精准服务水平。
02
从“政府输血”到“社区造血”

(图为邻里医生开展义诊服务)
社区开展活动常常依赖政府“一次性输血”,服务难以持续开展。如今,单向拨款的方式已不再是主流。如映海南社区党委通过爱心义卖、居民众筹、合伙人捐赠等方式,将所得资金和物资全部注入社区基金,并依托“网格积分+时间银行”实现资源循环;文锋东社区引进医养机构成为社区合伙人,开展银龄集市,推动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。
活动投入由政府单向输出转为多元主体共建共享,社区“自我造血”功能显著增强,服务供给从临时性资助升级为制度化保障,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新路径。
03
从“邻里纠纷”到“邻里相助”

(图为北江社区举办百叟宴)
楼上漏水、楼下噪音等“邻里小事”常被拖成“12345”工单,居民互不相识、沟通冰冷,矛盾调处成本高。如今,提工单的小事已转变成邻里互帮互助的常态。如沙头社区党委组建“5060志愿服务队”“乐善斋厨志愿服务队”等达人队伍,把“百叟宴”“银发游园会”搬到小区、送进楼栋,“一老一小”同桌游戏、同台表演;映海南社区精准摸排新业态、新就业群体需求,邀请快递小哥的母亲登台共享长寿面,打造幸福场景。
社区党委用邻里活动打通“陌生墙”,把人情味注入治理链,实现“小事不出网格、大事共商共调”,矛盾纠纷源头减量,夯实基层治理第一道防线。
04
从“堆砌活动”到“品牌塑造”

(图为沙头社区“乐龄童享 五维共融”社区治理品牌融入邻里节活动)
节日活动“你方唱罢我登场”,数量多、主题散,居民审美疲劳,治理成效往往难以沉淀。如今,社区更善于用特色品牌固化治理成果。社区党委把党建引领贯穿“两社三中心”全过程,推出桥头“全科网格·夕阳红”、沙头“乐龄童享·五维共融”、北江“四季邻聚”、映海南“和善邻里”等品牌,形成多元化的治理品牌矩阵。
品牌塑造为社区发展注入新动能,使治理载体从“节日仪式”变为“日常浸润”,从“一时热闹”变为“长久效益”,既提升群众认同感,又增强党组织统筹资源、引领治理的凝聚力与穿透力,构建起人人有责、人人尽责、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。
来源:中共佛山市三水区委社会工作部
配资股票推荐
万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